發表文章

正念教養,家長向前看(已刊登於自由時報親子會客室)

本文已刊登於自由時報親子會客室(106.11.14) 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supplement/paper/1151616 文/顏孝羽 臨床心理師 正念是心理、教育及醫療近年的趨勢,指的是透過靜坐、冥想、瑜珈及任何的日常活動,例如喝水、行走,來內觀自己當下的想法、情緒及身體感覺。已有研究證實,定期之冥想及靜坐可改變人的腦波,達到深度放鬆的效果,正念活動也能提升左腦α波,增加個人的幸福感受。 正念應用在教養,是最高段的內功心法。在3C普及的時代,專家的處理技巧隨處可得,但每個人執行起來火候不同,差別就在於「正念」這一味心法。 為人父母是一項最無準備且難以勝任的工作。以時間來看,我們當子女當得比父母久;當妻子(或丈夫)當得比父母久,甚至我們職場的專業角色也比當父母久。在「父母」這麼資淺、工作負荷量大的領域,我們來不及重整自己的學經歷,就匆匆上場了。 即使專家也不能做到100分的父母。但華人社會中,普遍有「養不教,父之過」之傳統觀念,孩子一不聽話,長輩或親友會對著父母(尤其是對媽媽)說「囝仔要教」,使父母容易將孩子的行為和自己聯結,無形之中把孩子犯的錯,等同於父母教養的失當,甚至是先天的基因不良。 正念教養的核心心法,要用3個不等式來說明。 〈Check Point 1〉孩子的問題≠家長教育失敗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許多的偏差行為現象的成因,例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、泛自閉症及學習障礙都有清楚的生理基礎,大腦造影可看得出輕微異常,此為腦功能輕度異常的結果,和後天的管教不一定有關聯。當然管教的方式及家庭環境,會影響症狀是否往趨向惡化,或是往適應之路邁進。 然而若父母爭吵時相互指責,甚至出現「因為你……所以孩子才……」、「孩子都是學你……」等過於簡化的解釋(例如:都是你允許他吃糖果,他現在才會蛀牙;都是你下班後盯著電視看,孩子也常看著電視發呆),對孩子的行為偏差不但沒有幫助,只是將孩子的行為和照顧者過度的聯結。 這樣的聯結容易讓照顧者在孩子犯錯當下,為自己辯護的需求被凸顯(例如證明自己沒有錯;證明自己是好爸爸、好媽媽;證明自己已為孩子付出很多),而忽略回應當下孩子的需求;這樣的聯結也可能把孩子的問題變為大人戰場的延伸,使孩子的需求未處理,卻在家內另闢戰場,最終沒有人是贏家。 孩子的問題不等於家

酒癮會遺傳?重罰不如預防(刊登在蘋果論壇)

本文以刊登於蘋果論壇(106.11.18) 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forum/daily/20171128/37858031 文:顏孝羽 臨床心理師 近日媒體報導台中一名酒駕累犯奪走一條寶貴生命,肇事者其中一位家人多年前也是酒駕肇事者。酒癮的成因多元,研究已證實酒癮之家族傾向,除基因方面之遺傳性,酒癮行為也經常代間遺傳。 酒駕背後往往是酒癮作祟,研究顯示3成酒駕累犯有酒癮的問題。醫學上的「癮」,即表示個人意志力已瓦解,無法單靠個人來克服成癮問題。因此當大眾期待酒癮者單憑一己之力,或只將焦點著重放在肇事後之重罰,恐無法在預防層次上進行改善。目前台灣社會對酒癮的幫助較少。健保不給付酒癮治療,戒酒需自費;「酒害防制法」落後《菸害防制法》10餘年等,均彰顯資源不足。然而,酒癮之戒除不易且極易復發,治療成功需要家人及社會之支持;尤其,酒癮個案往往先天有基因之脆弱性,加上家庭支持缺乏,酒精又取得容易,使戒酒之路雪上加霜。 教育扎根盡早介入 在台灣10至12歲兒童中,約有3成買過酒,1成1喝過酒;12至17歲之青少年中,酒精佔成癮物質中約3成。專家指出越小年紀接觸酒精,大腦中樞神經尚未成熟,日後成癮及情緒問題越易發生。 筆者從事臨床心理工作10餘年,深知許多酒癮家庭早已面臨經濟不穩、婚姻失和及家暴等問題卻不願求助。身處酒癮家庭之兒童,安全感不足,情緒敏感脆弱,傾向以逃避或暴力等方式因應挫折,成長路上比同儕艱辛。 因此,當老師們遇到來自酒癮家庭之孩子時,需盡早介入,看到孩子問題行為的背後是一個需要被支持的家庭,並盡早替家庭連結資源。希望一再的酒駕事件也能提醒教育與社會工作者,以預防層次協助酒癮家庭之兒童,終止酒癮之代間遺傳,預防酒癮,從教育扎根。 

孩子不乖,沒啥不好(刊登於自由時報親子會客室)

本文刊登於自由時報親子會客室(106.5.17) 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supplement/paper/1103058 文/顏孝羽 臨床心理師 身為媽媽,很奇妙的是,我不太喜歡聽到我孩子上課一天後的評語是「很乖」。身為兒童臨床心理師,我也不太喜歡和個案家長說,今天孩子「很乖」。 不是乖不好,「乖」表示某種程度上,能配合團體規則;「乖」也可以代表服從,在極需要team work的時代,在團體中有一定程度服從性,確實很重要。 但是團隊合作(Team work)需要各類不同專長的人集結在一起,利用溝通和協調之方式,將彼此的專業集結,串聯出新的火花,所以如果從小沒有培養孩子的特點或長才,恐怕未來只能當個容易被取代的執行者,而當不上創新者、當不上獨一無二的領導人,當經濟不景氣,難保不優先出局。 近年好多注意力缺陷過動症、學習障礙、情緒障礙的孩子由家長帶來就診,希望孩子在校乖,不要搗亂,不要給老師添麻煩。 雖然這樣想沒有不好,這樣做也不是不對,只是不要把全部的時間,以及所有的心思放在讓孩子「乖」或所謂「恢復正常」上。 〈師長要反思〉盡量看到孩子的優點 當然,我們的教育需要做一些反思與調整,但身為家長與老師的我們,可以即刻行動。 他語言表達不流暢,那空間感和建造積木好不好?他寫字歪斜潦草,那畫圖行不行?他較內向害羞,不善交際,那他手工廚藝好不好?如果他不會讀也不會寫,那踢足球好不好? 我曾有一個學習障礙的學生,儘管自大班起早期療育,至今讀寫能力和同儕相較最多屬中下程度,但他小學階段不經意接觸了跆拳道,也喜歡上跆拳道,目前便以體保生之身分上了某台北市精華地區的高中。 另一位學生,則身兼學障、邊緣智商合併注意力缺陷過動症3種困難,因家裡開樂器行,自小學琴,且只有在練琴時不過動,現已甄試上藝術大學主修鋼琴,並利用時間在鋼琴教室開班授課。 這些障礙的學生,坦白講,從來就是輸在起跑點,他們的人生從來就不是天生擁一副好牌,但他們父母陪伴他們探索、鼓勵他們發覺自己的興趣,將壞牌打好。或許你的孩子目前為止生活自理都有問題,或許你目前仍覺得他沒有一項優勢、沒一件做得好,或許你的孩子時不時在校搗蛋,被老師投訴;如果嘗試改變心態,改變想法,改變「孩子只要不搗亂,我就偷笑」的小確幸,把他某方面做得「還可以」的能
圖片
科學教養:培養人際力,輕鬆累積人脈存款 孩子都知道人際相處之禮儀,卻常說到做不到? 三步驟讓您的孩子「兌現」空頭支票 文:汐止國泰綜合醫院 顏孝羽臨床心理師 聰明有歷練過的爸媽一定知道人際關係好的好處, 儘管能力和努力程度相同,有人脈廣的人,總是比較有機會快速獲得青睞。 人際關係確實有不少實質上的好處:包含人脈帶來的機會,合作打團體戰,比起單打獨鬥績效更好 僅管不要那麼功利取向,在心理及精神層次上的好處也很多, 包含增加幸福感、降低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,間接地延年益壽等。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學習合作,希望他們有好的人脈和更多的機會, 我們都期待孩子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、更遠。 但合作,到底該怎麼教,才能「做到」? 孩子們多半都「知道」,或是「能說出」合作的好處, 但實際上面對自己的手足或是同學時,常爭個你死我活,或互相怪罪。 事後被師長或家長叫過去勸說時,又都懂,都可以答對了,顯得一臉無辜。 但下次再遇到相同的情境,卻還是再犯, 真是令家長和師長們哭笑不得。 這言行不一的小孩,該怎麼教?面對孩子開出的「空頭支票」,該如何引導他們「兌現」? 怎麼講得頭頭是道,親臨現場時,又記不起來? 放心,孩子沒有失憶症,只是「說出來」和在「情境中做出來」,是屬於兩類不同的記憶。 講道理、回答問題的記憶,啟動是屬於「語意性的」記憶 (例如:元旦是幾月幾日?誰發明了電燈泡?); 在情境中,與特定的人物、時間、地點、行為有關的記憶,是屬於「情節性的記憶」。 (例如:過年去奶奶家、第一次和女友見面等自傳故事性的記憶); 大腦的系統中,這兩種都屬於意識層次的記憶,也可以彼此聯結。 特別註記:但如果您總在孩子跟同儕互動時斥責他或他常因此受罰,則啟動孩子「杏仁核」、「情緒性」或「潛意識」的記憶, 這時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不知道為何而做的事,(例如反射性地打人),那就要另當別論,此時,請先關起孩子情緒的警報系統(詳見上一篇:讓哭鬧立即停止的特效藥)。 我們所做的,只是需要讓兩種系統互通有無即可。以下三步驟供您參考: 第一步:陳述道理、原則,講清楚,說明白,清楚幫孩子貼上人,時,地,事,物之標籤 例如,和小華在幼稚園操作角玩積木時,可以好好說,但不能搶,搶的人就不能玩。 第二步

讓哭鬧立即停止的特效藥

圖片
好多家長都會來治療室時問我,如何讓孩子哭鬧快速停下? 不理他?哭久了就沒輒了?這是一種說法,但在公共場合,放任孩子哭鬧,恐怕有點說不過去,畢竟尖叫哭鬧聲吵到的,不是只有自己一家而已。 即使是在自己家,不理會哭鬧的孩子未必表示問題解決或是哭鬧減緩。 有時孩子伴隨哭鬧,還會有拉扯大人,大力敲門或是丟擲物品的行為,這樣的行為持續忽略,恐有縱容不當情緒表達之嫌。 當哭鬧尖叫持續十分鐘以上,「修養」再好的大人,也很難視若無睹,面不改色。 不能忽略,那到底該怎麼做才好? 現在「教養專家」和「專業建議」這麼多,但套用在我家小孩身上,也不是每次都管用。 關鍵在於:忽略法之所以有效,是因為孩子哭鬧的訴求是引起家長的關注。 以行為治療的觀點來看,家長在孩子哭鬧後「忽略」,便是一個削弱,削弱「哭鬧」一「爸媽會注意我」的連結。 但忽略其實是個「不明確」的指示,未明確指出不哭鬧,那孩子可以怎麼做? 無助、慌亂、或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的孩子,就繼續哭鬧了。 忽略法不總是適用,尤其當親子關係衝突多,不夠穩固時。 在親子衝突頻繁,親子關係安全依附還不夠穩固的情形下,「忽略」其實很困難停止哭鬧,反而可能加劇哭鬧,或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。 記得在依附關係的經典心理學實驗中,不安全依附的孩子,對母親的短暫離開顯得挫折,但當母親回來和孩子再度相聚時,孩子矛盾地一方面要親近母親,一方面又表現出挫折,哭鬧想要攻擊母親,似乎在生氣母親拋下他離去。 對不安全依附的孩子而言,他不確定是否在做了不對的事後,父母還愛他;也不確定在父母這次的忽略、短暫離開後,會不會再回來? 因此對不安全感深的孩子,「忽略」只會造成更多不解和困惑(我都亂敲東西,亂發脾氣了,你還不理我嗎?」,以及更多、更激烈地,能引起家長關注的任何行為,例如抱大腿,不讓妳走;或是不肯依約定進小房間冷靜;或當父母想離開現場自己靜一靜,孩子會激動跟在後面或用力敲門。 此時,孩子哭鬧是想要証明即使他這麼「壞」,即使他犯了錯,但父母仍愛他。所以此時「忽略他」好像沒效反而更嚴重。 想要立即停下,首先要先給足孩子安全感。請先試著表達: 1.「我只是不高興你的行為,但我還是很愛你,別擔心,你進房間想一想好辦法,我相信你下次會做的更好!」 2.「媽媽很愛你,我不想罵你或是處罰你,我們兩個

減緩固執和哭鬧,「四到」不能少!

圖片
作者/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  顏孝羽 瑞瑞為4歲小班男童,平時乖巧聽老師的話,然而情緒固執,且持續時間長,例如:早上同學撞倒他的積木,他便大哭大鬧,在情緒當下困難安撫,動用了許多人力,仍困難安撫下來;待午休起來,好不容易情緒平復了,老師想跟他講道理,再度提起撞倒他積木的同學時,沒想到瑞瑞眼神又呈現忿忿然,怒氣沖沖的樣子,不久泛淚,好像又回到被撞倒之場景。在家裡,也有要甚麼,就非要給他,不順他的意思便哭鬧之情形,讓家長頭痛萬分。 家長和老師都傷透腦筋,想了解為何瑞瑞的情緒持續這麼久,這麼小的孩子怎麼這麼會記恨呢?以及,當瑞瑞的情緒風暴來襲時,該如何引導瑞瑞冷靜下來?   一、要因解析:撞倒的不只是積木,是「安全堡壘」 老師表示,平時瑞瑞在學校最喜歡的玩具就是積木了,每天到校,都是自己在積木角裡玩耍,鮮少和其他同學一起玩,也較少接觸其他的玩具,積木可以說是讓瑞瑞最有成就感,覺得最安全的角落。 而碰到瑞瑞積木的同學,平時便比較頑皮,動作也比較大,不只針對瑞瑞,只要是他經過的地方,常有意無意觸碰別人的物品。因此當他到瑞瑞的安全角去,侵犯瑞瑞的「安全堡壘」時,瑞瑞對他「新仇加上舊恨」,平時早已積怨已久,一觸動下,彈珠般大的眼淚,便嘩啦啦不可收拾了。 由此可知,瑞瑞常以玩固定的玩具、做固定的事情以對環境產生安全和可控制感,因有發展遲緩的問題,所以尚不太會表達,可能在瑞瑞心裡,玩具積木是他的,安全角是他的地盤,不容許他人侵犯;而調皮的同學有意無意的碰觸,就像不定時炸彈,隨時可能會瞬間擊垮瑞瑞的安全堡壘,也難怪瑞瑞如此記恨! 二、處理方式:講道理之外,還要心到,眼到,口到,手到, 多數家長和老師習慣以講道理為主要處理情緒或人際衝突的方式,講道理本身是必要的,然而對有情緒困擾或固執性高的孩子而言,先從情感層次加以介入、並強調與孩子共同經歷問題解決之過程,顯得格外重要。 家長可以先同理孩子之情緒,帶孩子到「安慰角」,幫孩子說出內心不舒服的感受(某某某又故意弄倒你的積木了,你好生氣!),待情緒平復後,再進入問題解決的層次。 家長和教師可以示範正確做法(眼到),輔以想法教導(請孩子說一次,完成口到)、陪伴行為演練(手到)和情緒體驗(心到)等多方面進行預演,並以孩子常遇到之衝突情境為腳本,和他演練可能面臨之人際衝突及可處理之方式,強化多元之處理技巧,減少只以「哭泣」來解

面對霸凌的終極解藥:兒童繪本教導我們的寬容

圖片
接納是霸凌的終極解藥 從兒童繪本教我們的事 文:顏孝羽 臨床心理師 電子郵件 : sharonyen2008@gmail.com         獲頒金球獎終身成就獎「塞西爾戴米爾獎」( Cecil B.DeMille Award ) 的影星梅歷史翠普在頒獎典禮上說 : 「 輕蔑只會招致更多輕蔑,暴力搧動更多暴力。當權勢者利用地位霸凌他人,我們都是輸家。」      再度掀起對霸凌議題的關注。撇開美國政治議題不談,其實霸凌無所不在,在校園、在職場、在國與國家間。           當霸凌或被霸凌者變成罪犯,再來討論法律上之死不死刑,並非本篇討論的重點,而是走在問題發生之前的「教育端」,從根本的教育談起,該如何從小教導孩子「面對」,更積極的野心是,該如何「根治」霸凌?      法國世紀的文學大師維克多 . 雨果曾說過: " 世界上最寬的是海洋,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。       教導孩子寬容,對許多父母和老師而言,是很大的挑戰,尤其是一位要求孩子寬容別人的欺凌行為,搞不好我們說了半天,聽在孩子耳裡可能只覺得軟弱和不公平。     但人類社會從小到老,都推崇寬容之概念,這樣的推崇以不同形式傳遞著,或許用信仰,或許用教科書,總之,傳遞寬容的目的是要孩子平解決爭端,息事寧人;往內心探究,或許某種程度上,家長老師也想快點把事情處理完,好換取自己內心的平靜。     持反對意見者認為,那勸善者又不是親身遇到這事,有何資格跟當事人說寬容,更還況是要求孩子?     更何況對於一些校園霸凌者來說,如果不以暴制暴,還以顏色,讓他知道我不是好欺負的,下次難保他不再針對我? 「不理他不會使霸凌終止,只是姑息。」不是嗎?最近的網路文章上倡導這概念。     想用「以牙還牙,以暴制暴」的方式處理霸凌很正常,因這屬於反射性的行為,這種反射性的行為歸為較原始區大腦掌管。這點我們從正常幼兒發展便可見一般,年幼的孩子常覺得別人打,我就打回去。     使用更文明的方式思考,或許有人會教導孩子:寬容,方能帶來生命層次的提升,這雖然較文明了一點,但本質上有「上對下」的意味,我不理你,因為我比你還優秀,所以算了我不和你計較!     另外心理學家們研究了